昨天,我終于降落在西雅圖,這座因為《北京遇上西雅圖》而突然變得特別浪漫的城市。
剛剛落地,我就迫不及待地發微信找我大學同學。隨著年紀的增大,突然發現還是老同學好,也許曾經很討厭,但跟今天職場的明爭暗斗、爾虞我詐、恨不得你死我活相比,還是大學時代的感情來得更真。
他看見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簡直面如死灰,你到底打算拼到什么時候?我說爭取再干兩年,照這么下去那時候估計就真的干不動了。 在過去的一周里,毫不夸張地說,我每天都工作了19個小時,早上8點起床工作到下午6點,剛好是北京時間早上9點,然后基本到凌晨3點,正好北京時間下午6點下班。不出差的羨慕能天天到處跑的,天天到處跑的特別希望有個完整的時間好好在家睡一覺。這就是我們的人生,總覺得別人的狀態比自己好一點。
后來我們聊到了抑郁癥,他說我們都得不了抑郁癥,倒是他自己有可能。這點我真信,因為我知道他在美國的壓力和焦慮感。所以我對他說,別說我拼,其實你也一樣,但凡有點兒責任心的人在別人看來其實都是蠻拼的。與此同時,其實老板和同事也會不知不覺給予你更多的信任,所以越來越難以抽身。
在過去的幾天里,滴滴CEO柳青的病情刷爆了朋友圈。關于拼搏和過勞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我相信這不是柳青想看到的。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曾經跟柳青有過一次面對面的深入交流,她比我想象得親切得多。所以我認同幾乎所有文章里提到的她是個智商和情商都極高的人,同時她也是個對自己要求極高的人,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
同樣在這周,33歲才華橫溢的芒果臺年輕導演因為白血病離開了這個還有太多精彩的世界。所以,拼搏與生命的話題再次成為我們每個人都關注和討論的話題。我也一直在問自己,那個平衡的點到底在哪里?
我同意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平衡的點。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當微信已經成為我們重要工作溝通工具之一的時候,我們很難找到所謂絕對的非工作時間。尤其對于有責任心的人來說,根本不需要考勤制度,他們最無法面對的的是對不起自己內心的愧疚感。
前兩天,在北大的一個群里也在熱烈的討論關于加班的問題。盡管幾乎所有人都反對無謂的加班,但是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觀點卻是不想額外付出又想得到更多在這個世界基本是不可能的。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堅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在這個長假中,我實在不想談工作、談責任心來掃大家的興。我想說的是,會抓緊時間工作和休息會成為未來最有競爭力的能力。在今天高速發展的時代里,但凡有一點責任心的人都會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心和進取心。關鍵的是,如何在高壓力和高強度下讓自己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我自己通常是這么處理的:
? 盡可能的保證睡眠質量。
無論多么焦慮,在睡前讓自己平靜下來是至關重要的。熱牛奶也好,評書相聲也好,哪怕是背單詞的軟件也好,只要是能夠讓人迅速進入睡眠狀態的方法都不妨試一試。抱怨一萬句,都不如高質量地睡上三個小時。
? 清楚自己為什么而努力。
拼與不拼都是別人眼里你的狀態,事實沒有人比自己知道得更清楚。如果可以,盡可能在年輕的時候多選一些有挑戰的事情,在不斷征服難度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每一點進步,明白奮斗的意義在哪里。
? 實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們都有一種放大和從眾的慣性。我們可以看到在寫柳青和芒果臺導演的大部分文章里都是強調過勞帶來的惡性后果。在此,我不想討論二者之間的相關系數,但是我想說倡導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必須的。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規律的作息對于職場人是最重要的。
太多事情不用草木皆兵,但是也有太多事情不容得疏忽大意。健康其實是滲透在每個生活細節里的,勞累所帶來的危害只是其中之一。與單純的體力透支相比,過度焦慮與與壓抑、胡吃海塞、好吃懶做其實也許更可怕。
人這一輩子有太多是我們自己無法決定的,包括疾病和生命。但是,我始終相信人在做天在看,當我用一腔熱情投入工作和生活時,沒道理讓我戛然而止。但是,我們必須時時回頭看看自己是不是因為跑得太快而忽略了一些本來很重要的東西??▲
與鐵仔南路交匯處盛輝大廈6樓
A區605A-1室
電 話:0755-36937113
郵 箱:hunter@qhwebond.com
網 址:www.bbsnord.com
